最近,电视剧《功勋》让我们看到了一个“粗线条”的屠呦呦。
剧中周迅的演绎将屠呦呦的坚硬与柔软结合,这是周迅带给观众的礼物,更是屠呦呦带给世界的礼物。
20多岁立志学习中医,39岁投身研究青蒿素,屠呦呦以身试药,在研究室里做了一辈子科研,拯救了无数人的性命,直到85岁获得诺贝尔奖时才被人记住。
文 | 柳嘟嘟
编辑 | Anita
《功勋》开拍之前,屠呦呦再三叮嘱导演:“千万别把这事说成是我一个人的功劳。”老人所指的,便是疟疾克星——青蒿素的成功研制一事。一边是极耀眼的光环,一边是极朴素的人物,即便是获奖无数的周迅(点击可查看),在面对这个角色时,也感到惶恐。从形象上看,古灵精怪的周公子与严谨的科学家出入太大,但当一个剪着短发、微驼着背、不善言辞的屠呦呦呈现出来时,连屠老本人都赞不绝口。《功勋》片头曲里的AI换脸,周迅的脸逐渐变成了屠呦呦的脸
从如潮的好评来看,这届年轻人又被主旋律大剧破壁了。
这是周迅带给观众的礼物,更是屠呦呦带给世界的礼物。1930年隆冬,一个小姑娘出生在宁波市开明街。父亲翻遍了《诗经》,唯独对“呦呦鹿鸣,食野之蒿”这句尤其中意,于是给女儿起名为“呦呦”。而贯穿她一生的,便是这小小的青蒿。造梦者总是沉迷于这样的巧合,而屠呦呦却相当耿直:“我从小就叫这个名字,没觉得它跟青蒿有什么关系。”的确,屠呦呦的成长过程实在平平无奇,面目清秀不出众,成绩中等不出挑,话不多说独来往。那一年,正在读高中的屠呦呦患上了严重的肺结核,父亲知道此病来者不善,无奈之下,只能让她放弃学业,回家休养。作为家里唯一的女孩,父母对她很是宠爱,认为女儿家伶伶俐俐,将来嫁个好人家,过点小富即安的生活足矣。然而,在高知家庭长大的她总觉得,自己应该有更大的追求。一晃两年过去了,屠呦呦的身体一天天恢复,这个过程也让她对医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。就这样,一个小小的念头悄悄萌芽:既能让自己远离病痛,又可以救治更多人,何乐而不为?时值新中国成立初期,受到西方医学的影响,很多人对传统中医抱有偏见,大多数立志从医的学生,都选择了非常热门的药物化学专业,而屠呦呦却执意选择了冷门的生药学。在她心里,这门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古老学科,一定埋藏着巨大的宝藏。
上世纪50年代,在中药研究所任研究实习员的屠呦呦与老师楼之岑副教授那年头,女孩子能识字已是稀罕,而屠呦呦却远离故乡,怀着一腔热血去寻求悬壶济世的梦想。
人们这才发现,这个宁波小娘,可真不简单。
谈起疟疾,年轻的一代都比较陌生,这是种幸福的“无知”。全球有20亿人口住在疟疾的高发地区,我国的疟疾患者高达2000万人。越南战场上的最大杀手不是枪林弹雨,而是不起眼的小飞蚊。只要不慎感染,患者便会持续高烧并逐渐丧失行动能力,新型抗疟药物的研发已经上升为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之一。内外夹击下,1967年5月23日,代号为523的疟疾防治军工项目正式立项,全国500多名科研人员齐心协力搞研究,先后筛选出的化合物达到4万多种,然而一无所获。就在研究陷入停滞之时,中药所经过多次商榷,决定让屠呦呦担任课题组组长,带着大家继续开辟新道路。此时的屠呦呦已经39岁,勤勤恳恳在实验室埋头苦干了十多年,她深知肩负起这个项目所需要付出的代价。不巧的是,丈夫李廷钊也在同一时间被下放到云南。夫妻俩只能咬咬牙,把4岁的大女儿全托在幼儿园,襁褓中的小女儿则送回宁波老家。一头扎进项目之中,须臾已3年,一家人再次相聚时,大女儿对自己态度冷淡,小女儿见到她更是躲在姥姥身后,眼里尽是疏离。“那时,我们把国家的任务看成头等大事,不光我,团队所有人都是这样做的,我想等孩子们长大了,也会理解妈妈为什么这么不称职。”1969年2月6日 ,疟疾攻坚战正式打响,屠呦呦立誓:哪怕是太平洋的针,也得捞!短短3个月内,她带领团队查阅典籍,走访民间中医,近乎玩命地搜集到了2000多个药方,精选出了600多个方子作为筛选新药的依据。多少个日夜的奋战后,屠呦呦终于确定了以青蒿作为重点研究方向,然而被她寄予了很大希望的青蒿,并没有出现理想的效果。屠呦呦不怕无止尽的试错,但是在这个地球上,每20秒就有一个人因为疟疾而死亡,跟时间赛跑,就是跟生命赛跑,陷入了胶着的她急得满嘴是泡。屠呦呦深知任何的情绪消耗都是无用,她只能埋下头来,继续摸索。在大量的典籍中,东晋药学家葛洪的《肘后备急方》中有一句话让她陷入了沉思:青蒿一握,以水二升渍,绞取汁,尽服之。古人用药,多采用高温煎煮的方式,而对青蒿却采用了简单的榨汁,难道是因为高温影响了青蒿中的有效成分?就在众人快要放弃青蒿之时,屠呦呦提出来用沸点只有34.6℃的乙醚为溶剂再试一试。如同抓住了最后一根稻草般,整个团队日夜连轴进行了190次实验,均无果。然而,当第191次的数据显示青蒿对鼠疟、猴疟疟原虫的抑制率达到了惊人的100%时,整个实验室鸦雀无声。“那时候,她脑子里只有青蒿素,整天不着家,没日没夜地在实验室泡着,回家满身都是酒精味。”疟疾具有季节性,过了传染的高发期就要再等一年,临床试验的成败就在眼前,屠呦呦说什么都不愿意耗着,她决定带头以身试药。BBC纪录短片《屠呦呦》里说:“明知可能危及生命,屠呦呦还是住进了医院,很少有人会像她那样,敢于冒着自己的生命危险,仅仅因为有一线希望能够拯救他人。”2001年,造价极为低廉的青蒿素被世卫组织推广到全世界,无数的疟疾患者都得到了治愈,而我国的疟疾病症也由上世纪40年代的3000万人减少到0人。这是一件足以震惊世界的壮举,然而,功高背后的屠呦呦,却始终没有姓名。2015年10月5日,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好消息传来,举国沸腾,而屠呦呦家里却如往日般平淡。老太太刚洗完澡出来,老伴瞥了她一眼:“你获奖了。”当诺贝尔奖、中国人、女性3个词语全都聚焦在一个人身上时,全世界的媒体人都架好了摄像机,罗列了无数的问题,准备报道这位传奇人物。在多方的查证后,人们才知道,这个已经85岁的老太太没有博士学位,没有留洋背景,更没有院士头衔,是妥妥的“三无”科学家。事实上,关于青蒿素的论文,屠呦呦早在1979年的时候就已经发表了,却一直没有署名。美国的研究员震惊道:“你能想象吗?这样重大的发现,居然没有署名!”诺奖公布的第二天,老太太的家就被媒体堵得水泄不通,安保师傅在一周内见识了1000多人拜访屠呦呦的景象,连楼下的垃圾桶旁都堆满了鲜花。面对记者,她说得最多的还是那句:“没什么好讲的,青蒿素不是我屠呦呦的,而是国家的。”两个月后,屠呦呦身着一套“紫气东来”的礼服,登上了诺贝尔领奖台。在那个世界级的平台上,屠呦呦引用了毛主席的话:“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,应当努力发掘,加以提高。”说起最难被捧上神坛的诺贝尔奖获得者,屠呦呦第二,没人敢称第一。无论媒体怎么挖猛料,得到的结论都是:屠老师是个特别没有故事的人。如果非得找出个“天才特质”,那么“粗线条”能勉强算上一个。通过周迅的演绎,我们能看到一个颇令人不省心的糊涂虫:下班回家忘带钥匙是家常便饭,好不容易回老家看一次女儿,左挑右挑的鞋子依然是一顺的右脚;听到临床实验出现问题,出差在外的她第一时间赶回北京,然而中途下车买个石榴,都能恍恍惚惚让火车开走……这可不是故意给角色添戏,现实中屠呦呦的马大哈事迹,那真是几天都说不完。中学时代,他们就读于同一所学校,人人都不爱搭理无趣的屠呦呦,只有李廷钊默默把她记在心里。后来在姐姐的牵线下,两个志同道合的年轻人终于走到了一起。李廷钊在苏联留过学,屠呦呦埋头搞中医,这“传统与现代的结合”和和睦睦了一辈子。面对屠呦呦的丢三落四,李廷钊总是责备中带着宠溺,细心揽下家中大大小小的事情。妻子忙于事业不着家,他甘愿成为她最坚强的后盾,“屠呦呦与一般女孩子的兴趣不一样,她是个心胸开阔的人,精力都用在工作上了”。下放云南那会儿,他所在的蒙自地区属于疟疾高发区,他对屠呦呦说:“万一我生病了,你就拿我的身体做新药试验。”婚姻几十载,他们既是生活上的伴侣,也是革命事业的合伙人,内心共同燃烧着舍小家为大家的信念。直至现在,夫妻俩仍然住在单位分配的老房子里。天气晴朗时,李廷钊便会推着她出去散散步,家里摆满了外孙女的照片,老两口聊起孩子们的顽皮,总是满满的笑意。一生爱一个人,专注于一份事业,在朴素的生活中甘之如饴,她总说,自己只是个普普通通的老太太。2019年,屠呦呦团队又带来了两个震惊医学界的消息:新一代青蒿素再次战胜了已经产生耐药性的疟原虫;利用青蒿素治疗“红斑狼疮”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。同年,屠呦呦被授予“共和国勋章”,面对此等殊荣,她反复跟评选组确认:“这么重要的荣誉,我够格吗?组织上同意吗?”每次屠呦呦引起公众热议,总免不了这样的探讨:我们崇拜屠呦呦,到底在崇拜什么?科学家之伟大,并非用来捧上神坛,而是给世人和后代带来希望。她的获奖,也许会让一个在中国的小女孩产生“我要当科学家”的想法,也许会让一个女大学生明白,其实人生的意义远不只是嫁人生子。
如今,这位已经91岁的老人,依然像她的名字一样,在为祖国和人民奋斗的道路上,引吭高歌,呦呦鹿鸣。至于外界的歌功颂德,她已经不再理会了,她说:“我还有很多事情要做。”
作者:柳嘟嘟,读者人物签约作者。心里有昆仑,眼中有沧海,实现不了的武侠梦,文字就在酒里头寻。
图片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。本文内容仅代表原作者观点,与本平台无关。